悠闲散步、享受阳光、咀嚼青储饲料……140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万头牛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安家落户”,7座“牛舍”在戈壁滩坐落有致。
“这批牛是4月份从新疆调引来的,每头牛的买进价格在1万元左右,总投资近150万元。”锁阳城镇万头牛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喜红说,这些牛都进行了防疫补免。
“2003年来的时候两手空空,为了扎根,借了本地亲戚一间旧房,租了12亩地种植作物。”当年,杨喜红从甘肃省定西市搬迁至瓜州县锁阳城镇农丰村七组。种植作物几年,日子依然拮据,“看着同村年轻人通过发展养殖业在城里买了房,决定向年轻人学习,搞养殖”。
经过10年,杨喜红成了镇上养殖能手。2013年,杨喜红注册成立了锁阳城镇万头牛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本地畜牧养殖优势,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模式产业化经营。“通过升级发展理念,不断开发养殖业市场,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养殖。”杨喜红说。
据悉,该合作社占地面积12000㎡,修建圈舍7栋,饲料加工厂1处,饲草棚、青贮池、办公用房等附属设施齐全。
“庄稼种完后,就近找个活贴补家用,到合作社喂牛还能学技术,管吃管住,每个月能领3500元的工资。”李春伟是瓜州县锁阳城镇新沟村二组村民,家里种了60亩地的玉米、小麦、葵花,养20只羊,农闲时在杨喜红的合作社里务工。
“为解决种植户饲草销售难题,提高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牛饲草都是收购周边农户的。”杨喜红说,“勤能补拙,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好经验都是反复学练出来的”。
瓜州县锁阳城镇通过发展养殖,拓宽了民众致富路,实现农民增收、贫困户“摘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不懂技术,加上刚分的土地盐碱化严重,种的作物产量不高。30多亩地看似多,但实际收入并不高。”锁阳城镇农丰村村民贾明也是靠养殖脱贫致富的代表之一。
当时,包村干部王斌上门给贾明讲政策,并争取到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鼓励其发展养殖业。在王斌帮扶下,贾明买了8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开始发展养殖,2015年顺利脱贫,牛存栏量已发展到36头。
“搞养殖不耽误干农活,除去成本,一年能收入7万元左右。”今年,贾明在“种草养畜”政策引导下试种23亩苜蓿和16亩玉米,都用来喂牛。
“接下来,扩大饲草、壮大畜牧发展。”谈及全镇养殖业发展,锁阳城镇党委书记张东升说,“引进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做技术指导,引导建档立卡户发展草畜产业,让养殖业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作者:邓晓旭 杜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