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黄河谷畔,观长河落日;驻足于葡萄酒庄,品玉液琼浆……
在阳光田宇国际酒庄的葡萄种植园里,一串串葡萄挂满藤蔓。站在酒庄的观景平台向四周望去,成片的葡萄种植园和远处的赛汗乌素村尽收眼底。
6月30日,走出杨凌看示范新闻采访团来到乌海市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感受葡萄产业拉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美妙音符。任谁也想不到,这里曾是内蒙古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带。
说起村里的巨变,在这里居住了半辈子的刘占林最有发言权。“谁能想到眼前这片葡萄园,曾经是一片没有一棵树的戈壁滩,如今已经成为乌海的一张“紫色名片。”赛汗乌苏村原驻村书记刘占林回忆道。
抢抓“天时”建葡萄酒生产基地
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库布其和毛乌素沙漠交汇处,是个不宜栽种植被的地区。但在破解乌海葡萄香气浓郁、甘甜爽口的“密码”时,才惊奇地发现,光照充足、干旱少雨、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对于种植优质葡萄而言,却是那么的得天独厚。
阳光田宇葡萄酒庄总经理黄建清说,早在2010年酒庄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完成了酿酒葡萄基地的规划和酒庄的规划。
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还为葡萄酒庄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而将企业打造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葡萄酒都”,实现产业链条的“放射状”延伸,促进农产品资源就地转换升级,带动农民多元增收。
多年来,阳光田宇人把一片片沟壑纵横的沙石滩梁改造成架架葡萄树成行,绿色满园果飘香,园区内除了6000亩优质葡萄的种植外,还有占地300亩培育着108个品种的优质葡萄资源圃,使这里成为内蒙古西部最大的有机葡萄生产基地。
巧用“地利”打造葡萄酒产区
自然,总是给人无限的生命想象。在酒葡萄的上架过程中,阳光田宇利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华教授的“爬地龙”栽培模式改型上架。黄建清说,爬地龙栽培模式在这个地区比原来的栽培模式优势明显,能够保证葡萄结果部位统一,也能保证果实采收的成熟度统一,进而保证了酿酒的品质,而且这种栽培模式在种植过程中能够省很多人工。
同时,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乌海教学实验基地,酒庄按照“自然葡萄酒”原料标准进行葡萄种植:生长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每亩限产300公斤,以保证葡萄的自然好品质。在最好年份,最多能提供酿造1000吨自然葡萄酒的葡萄产量。
对葡萄的品质而言,起主导作用的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降雨、光照、温差等。而乌海也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证明了这一点。
经过多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探索、实践,阳光田宇赤霞珠葡萄酒、干白系列等多款代表性产品已经是国内外酿造专家、品酒师一致认可的优质葡萄酒。
种植葡萄极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农牧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推动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汇聚“人和”葡萄收获“脱贫果”
一串小小的葡萄不仅驱动着乌海市的经济发展,也帮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之前种小麦和玉米等作物,每亩收入800元;现在土地流转后,以每亩500元/年流转,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刘占林说,过去,一直是农民独自经营管理,各家各户基本上都是十几亩土地,而且比较分散,高低不平整,2016年阳光田宇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在赛汗乌素村流转用于葡萄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
通过阳光田宇的带动,建档立卡户不但脱了贫,还致了富。黄建清说,通过“技术支持、订单收购”的形式,阳光田宇与农户结成利益联结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和利益。已与赛汗乌素、农牧场等6个自然村300余户农户签订合同,带动农户种植葡萄15000亩。
在乌海,像赛汗乌素村这样因葡萄酒产业而兴的村庄还有很多。在乌海,也有很多从事葡萄酒产业研究的西农大专家,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由鲜食到酿酒,今天的乌海已成为优质葡萄生产基地。靠一串葡萄、一杯美酒,从大漠边缘走向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