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秦皇岛青龙坚持以“红色满乡”党建品牌为统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奏响了一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交响曲”。
“有了这个‘百姓说事儿日’,我们老百姓办事儿方便多了,以前经常得往县里跑,现在到村里就能办了”,从村“百姓说事儿室”出来的村民王玉生这样评价。
今年以来,青龙通过健全组织构架、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双争双强双比”等活动,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实现党员冲锋在前,服务群众“零距离”——
结合乡镇街道改革,不断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在乡镇建立乡镇党建联席会议和兼职委员制度,实现了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在村级健全党支部统领村委会、村监会、服务站、保洁队、合作社“六位一体”协调联动的组织体系,实现“网格化管理、联动式服务”,全面推行“百姓说事儿日”工作法,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
创新开展基层党支部“6+X”主题党日活动,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深入开展“双争双强双比”活动,按照创优整后、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思路,创建“两带三区百强村”,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9个,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站396个,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层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青龙867个基层党组织勇担属地责任,实行网格化管控,23400余名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防线,取得“零感染、零疑似、零报告”的阶段性胜利。
●嘹亮最强音促进产业壮大,改善百姓生活
“经过这几年的脱贫攻坚,我们村的扶贫项目收益已经覆盖全部贫困户,村集体收入达5万元以上,群众参与度和受益面逐年扩大”,在全县“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观摩拉练活动上,青龙镇龙潭村支部书记冯继昌向观摩人员介绍。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青龙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综合开发、股份合作、生态旅游、产业带动等十一种增收途径,实现了外部“输血”和内部“造血”深度融合。目前,全县39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5万元以上村达到321个,大大提升了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同时,大力推广“党支部+N”攻坚行动,实现组织、资源、技术、管理有效整合和聚集放大,因地制宜开发林果、畜牧、中药材、食用菌、手工业、旅游等“八大富民产业”,打造了西部板栗、东北部苹果、中部养殖、南部梨“四大扶贫产业带”,其中板栗近百万亩,成为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难持续、农户增收不稳定难题。
龙头企业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在旗”粘豆包,更是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一路“过关斩将”,摘得国家级金奖桂冠。“我们相信,在公司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全体党员的示范引领下,公司必将稳步发展,让‘在旗’品牌更加响亮。”公司负责人表示。
●魅力大和弦弘扬“红绿”文化,涵育文明新风
“爹娘生咱身,拉扯咱成人,汗水壮咱筋骨肉,恩情比海深,养娘心安稳,敬爹是本分,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孝德人……”每到课间操时间,肖营子村小学的操场上都会响起“四德歌”。
用“红色文化”聚力量。为缅怀革命先烈,加强红色教育,将花厂峪打造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构建起统筹布局、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县乡村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同时,以青龙党员组织生活馆为中心,陈台子村燕山游击队纪念馆、吉利峪村革命历史纪念馆、肖营子村村史馆等村级党员组织生活馆为依托,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逐渐形成学习、弘扬“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全面激活厚重的红色基因,汇聚更多更强的干事力量。
用“绿色文化”养人心。秉承和发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推行“党建+生态”模式,引领基层党组织结合地域特色、立足生态禀赋,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高标准打造了阿布卡小镇、汤印温泉等生态旅游项目,打响了“康养福地·满意青龙”品牌。在2019年承办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一大批四季皆宜、多业融合的生态旅游项目,得到省市领导和广大游客的高度赞誉。同时,围绕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心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充分发挥党建文化以文聚人、以文悦人、以文化人的功能,通过开展以“爱诚孝仁”为核心的“四德”教育,引领党员、干部、群众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文明新风墙、家风微平台、婆媳对夸会、道德大讲堂、学唱“四德歌”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引领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新风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