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鸡蛋的贩子又来了!”5日下午,烈日当空,重庆市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干部周金玲冒着酷暑,走到建卡贫困户覃原的家门口,左邻右舍笑嘻嘻地和她打招呼。
“蛋贩子”是坪漆村村民们给周金玲取的绰号。“每天挨家挨户收购农副产品,哪家有几只鸡该生蛋了,我都晓得。”周金玲笑着说。
坪漆村是市级脱贫村之一。3年前,铜梁区招贤纳士,当年35岁的周金玲是家乡引进的一名本土人才。她利用自己过去在外经营通讯和网商的业务知识,为村里创办了微信商城。今年上半年,通过电商平台,坪漆村销售农副产品26万元,全年销售额预计达到60万元。
在铜梁,通过全面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和年轻人“两支队伍”建设,像周金玲这样的年青力量不断涌现出来。
锻造一支“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
盛夏时节,来到太平镇坪漆村,沿着鲜花怒放的乡村产业公路前行,只见公路两旁郁郁葱葱,散发着勃勃生机,好一派夏日田园的大美景致。
看到笔者前来采访,在村头树荫下纳凉闲聊的老人家们夸赞起来:“现在的铜梁干部得力呀,村子变漂亮了,我们变富裕了,幸福日子更有奔头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7年底,坪漆村原党支部书记辞任,村子一下没了主心骨。2018年初,经过召开院坝会,全村党员群众积极推荐人选,有文化、有管理经验的退役军人赵东阳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虽然犹豫过,但是老父亲一句“你是吃坪漆村的饭,喝坪漆村的水长大的,又是一名共产党员,组织需要你的时候,不能当逃兵”,让赵东阳毅然选择了回归家乡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
赵东阳遍访党员、贫困户,与党员干部交心谈心,很快摸清村情后,他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班子的整顿和党员干部的素质提升上。通过思想教育、作风整顿,党员队伍中的软、懒、散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在此基础上,推行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增强党员的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也增强了党支部的向心力。仅一年时间,软弱涣散的坪漆村党支部就变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全面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和年轻人“两支队伍”建设,让如今的铜梁农村涌现着蓬勃的力量。
白羊镇石船村主任助理黄佩牵头成立“石乐农产品收购公司”,并利用在物流从业的经历,通过加盟快递公司,使物流到村的价格大幅降低,帮助村民线上销售农特产品。
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后,他当选为白羊镇唯一一名90后村民小组长。
水口镇树荫村本土人才甘远洋利用自学的养蜂知识,指导帮助50户建卡贫困户养殖蜜蜂,还在淘宝、天猫、京东设立“远洋土蜂蜜”销售专柜,解决了蜂蜜销路问题。
以前是石鱼镇鱼兴社区本土人才,现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敖爽和其他2名本土人才合伙创建了“犇途赢财”电商平台,辐射石鱼镇8个村和周边村镇,解决了大量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
截至目前,铜梁区有本土人才600余名,其中120余名本土人才成长为带头人或转岗为专职干部,从而锻造了一支“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
乡风文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一条条平整的道路、一座座整洁的庭院……走进铜梁的每个乡村,人们能切身感受到村容村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村民的居住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精气神更足了。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铜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前不久,在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镇里组织召开的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吸引了上千群众和游客的目光。
当天,土桥镇公开表彰了好乡亲、好媳妇、好婆婆、好少年和好邻居,以及自强自立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还有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涌现出来的最美庭院户。
“太高兴了,今后我要更加努力搞好生产,多挣钱,用实际行动报答党的好政策,报答干部的帮扶。”在获得脱贫攻坚标兵荣誉称号后,土桥镇高垭村建卡贫困户何德仁高兴地说。
为了把文明之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铜梁大力实施“五风浸润”工程,通过在全区开展“五家”系列活动、“新乡贤好乡亲”评选,以及广泛开展少云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德润乡村。
铜梁区蒲吕街道新联村老党员蒲邦炳,曾经担任村委会主任34年,现已退下岗位的他,每年要帮助村民调解二十几起纠纷;
少云镇大佛村七旬老人邓恒奎,拿出33万多元钱为村里修建公路;
小林镇庆云村16社社长胡中国,为打消村民顾虑,带头承包李子树发展集体经济……
他们的故事,通过农村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市民学校等载体和阵地得以广泛宣传,有力地彰显着道德力量,示范带动全社会见贤思齐。
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了,群众喝酒赌博的少了,务工挣钱的多了;好吃懒做的少了,劳动致富的多了;说闲话搬弄是非的少了,邻里互帮互爱的多了;不讲道德品行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
在铜梁,乡风文明大幅度提升,美丽乡村徐徐入画来,曾经寂静的乡村变得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