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农业农村局作为“三农”工作的主力军、全市“一谷一城”建设的排头兵,围绕保护黑土地,稳定粮食生产,重点从调结构和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入手,积极推进全市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保护黑土地 农药化肥“双减半”
2019年以来,白山市农业农村局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广泛发动、强化考核,以实施农药化肥“双减半”行动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一谷一城”建设。2019年,全市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下降54.7%和59.3%;今年在2019年基础上实现农药化肥再减半,较2019年分别下降52.66%和54.93%。
采取“一增一减一杜绝”举措,“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和农家肥替代化肥,“减施”化肥和超标农药,“杜绝”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积极推广配方施肥、休耕轮作和有机肥生物菌肥替代化肥技术,培肥地力、洁净土壤。在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发展长白山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另一方面,突出科技服务支撑,实现“增的目标”。通过采取科学施肥用药实现农药化肥从“精”施控。各县(市、区)从“精”入手,采取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生物防控等精准化、精细化手段。一方面鼓励引导推广使用生物菌肥、生物菌剂等系列有机肥,今年全市施用有机肥面积36.02万亩,施用量为4.52万吨,农家肥实施量为12.42万吨。另一方面,创新进行科学实验示范,积极引进吉林省浩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种植型生物活性液,该产品天然无毒,有益菌群与土壤中放线菌等共生共殖,形成良好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土壤肥质,治理土壤板结,消除连作障碍,降解农残及重金属,改良土壤性质。
突出特色板块 发展优势绿色产业
该局紧紧抓住建设“一谷一城”的有利契机,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特色产业板块科学谋划、整体推进,重点支持建设以抚松人参、浑江食用菌、抚松蓝莓、靖宇道地中药材、临江刺五加、抚松椴树蜜、江源特色浆果、长白食药用菌等为主的农产品优势区。今年,全市特色产业产值预计实现160亿元。九大板块产业齐头并进,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优势突出。
人参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全市留存面积达到5.3万亩,林下参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水参(西洋参)总产量达到1.8万吨。按照打造“一个人参之都、发展两参产业、建设三大产业园区、培育四大基地、构建五个中心”(建设中国人参之都,发展吉林人参、西洋参,建设靖宇、抚松、长白人参产业园区,培育标准化种植、良种繁育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文化传播基地,建设人参贸易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的建设目标,全力推进现代人参三大体系建设。全市先后打造了一个国家级人参农产品特色优势区、一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三个省级人参产业园区。目前正加快推进靖宇道地中药材交易中心项目建设,打造东北地区国家级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易市场。
寒地蓝莓产业蓬勃发展,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加工业已逐步形成产业规模。抚松县作为“中国蓝莓之乡”,被吉林省授予“抚松蓝莓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靖宇县三道湖镇依托蓝莓主导产业,被吉林省授予“特色强镇”。“白山蓝莓”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地理标志产品。全市种植面积4.6万亩,年产量1.5万吨。全市有蓝莓生产企业深加工企业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建有核心生产基地6处,总面积1.5万亩,1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有30家,500亩以上的有10家。林源春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示范基地,辐射3个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
长白山黑木耳品质优良全国闻名。白山市特有的地理资源和气候条件造就了长白山黑木耳“肉厚耐嚼、韧而不硬”的卓越品质。全市先后建设了靖宇大北山、浑江大山合、浑江水之林、临江通林等10大优质食用菌种植基地。大山合、水之林、通林、靖发等一批食用菌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大山合”“水之林富硒黑木耳”“嘿猫耳”等一大批黑木耳知名品牌。在两届吉林省黑木耳评选中,第一届 “大山合高钙富硒黑木耳”获得吉林省优质黑木耳评选金奖,靖珍合作社获得银奖;第二届水之林获得银奖,通林菌业和沿江合作社获得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