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瓦斜乡金桥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一项将果树枝条经过粉碎、发酵加工成生物有机肥发展循环农业的技术正在向果农推广,受到广大果农的欢迎。
记者在现场看到,合作社社员将果园修剪下来的数量庞大的废弃果树果树枝条经过粉碎后,整齐地堆放成行,再用翻抛机喷洒上专用的发酵菌种,经过十五天的发酵,就变成了品质优良的生物有机质,最后再经过整形包装,一袋袋生物有机肥就生产出来了,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中显示:有机质含量85.8%。
合作社理事长李广锋告诉记者,“我国果树种植面积为1.67 亿亩,仅甘肃一省的苹果种植面积就达480万亩,每年会产生240万吨左右的废弃果树枝条。数量巨大的农林废弃物,处理好了就是资源,处理不好就成了污染,合作社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废弃果树枝条变成有机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由于果树枝条木质纤维坚硬、木质素含量高、不易分解发酵的特点,一直是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难题。果农对于废弃枝条传统的处理方式有:焚烧、堆放、掩埋。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携带大量病菌虫卵,成为农业病虫害的滋生地和传播源。同时,农业生产中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破坏、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改良土壤需要大量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肥源紧缺和购买成本又影响了果业的发展,所以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宁县瓦斜乡金桥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两减一增”和“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政策,合作社与山东农大、杨凌润丰生物等单位密切合作,通过“果树枝条快速发酵有机肥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将果树枝条快速发酵分解并加工成高品质生物有机肥,让农民愿意用、用得上、有效果,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破解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难题,促进了土壤改良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合作社所在的永吉村是庆阳市宁县重点贫困村,处于我国北方苹果生产最佳优生区域,合作社理事长李广锋带领果农,在当地政府部门支持下,立足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苹果种植和循环农业。2009年合作社建设了“甘肃省高光效省级示范园”,2016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先后荣获“庆阳市基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奖”、“甘肃省农业产业扶贫协会会员单位”等荣誉称号。合作社推广的“果树枝条快速发酵生物有机肥技术”工艺简单,处理快速,可在广大果区大面积推广,使果农成为处理农林废弃物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