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但高大的温室大棚内依然湿热,一串串白色的菌包整齐地挂在钢架上,智能喷淋系统正在为这些菌包喷水增湿,黑褐色的木耳从菌包上的小孔中露了头。远处露天的木耳种植区,几位村民一手提着装木耳的桶,一边弯腰熟练地采收,时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
这是9月初的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忙碌是村民们的主题,这一轮的采收虽已进入尾声,但秋季木耳马上将要“安排”上了。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来到柞水县金米村,一句“小木耳,大产业”点赞柞水木耳,极大地激发了柞水人民种植木耳的热情,为柞水木耳的电商之路铺下了“金光大道”。
盛名之下无虚“耳”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是生产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优等基材。柞水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被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有山珍之称。
柞水木耳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铁、钙、磷、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l、B2、和C等有效的营养物质。据检验分析,每百克黑木耳中含钙37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倍;含铁18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0倍。木耳中胶质体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能把残余人体内消化系统中的灰尘、杂质集中起来,排出体外,是矿工、纺织、理发、教师和化工工人的良好保健食品。
2007年,柞水黑木耳获得绿色食品A级认证。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柞水黑木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2年,柞水木耳被国家评为“地理标志产品”。
做精做强木耳产业
近年来,柞水县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加群众收入,不断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构建有力保障体系。柞水县把木耳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推动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了木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成立独立编制和预算的木耳产业中心,形成从决策到落实的责任闭环。出台了《全面推进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木耳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等指导性文件,系统推进木耳产业发展,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柞水有木耳菌包生产企业17家,年生产木耳菌包2000万袋的生产线15条。同时建起了木耳院士工作站、木耳大数据中心、木耳研发中心、木耳销售中心以及展销中心等。在2017年还建起了木耳小镇、木耳主题公园和木耳博物馆。
提升木耳品牌质量。按照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要求,健全木耳分级标准及追溯体系、质量标准及检测体系、生产标准及诚信体系,保障柞水木耳质量。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先后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工商总局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施柞水木耳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相融合的“母子”品牌战略,加大市场调查和监管力度,严查、严管以次充好、冒名顶替等行为,全力保护品牌公信力。
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借助科技部定点包扶机遇,建成李玉院士工作站、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人才创业孵化平台和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食用菌研发中心、木耳大数据中心等“一站、两平台、三中心”,健全“阿里云”质量追溯系统,确保木耳育种、种植、生产、建造、包装、物流各环节质量全程可查可控。与高校密切合作,开发金木耳、玉木耳等新品种7个,选育柞水木耳优生菌种5个,系统研发木耳蛋白质粉、多肽脆木耳等深加工产品16类82种,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木耳产业“接二连三”大发展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柞水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并结合县情实际,确定将木耳作为主导产业,乡村旅游和林下经济作为优势产业,增强带贫益贫能力。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两借两还模式,推出三资股份、租赁分包、产业领养、劳务用工、产品订单、开展服务六个增收“套餐”,将群众吸附到木耳产业链上。
目前,全县9个镇办建设100万袋规模的示范基地30个,累计引进和培育中博、野森林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9家,建成年产木耳大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特色品牌为依托,以电商销售为带动,千方百计做强小木耳,群策群力发展富民大产业。
柞水县按照“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产业集聚、链条协同、分步推进”的原则,合理配置资源,逐步扩大栽培体量,建设三大流域“千万袋木耳产业带”、木耳产业专业村、“万袋”种植户于一体的木耳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提高木耳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生产加工和货源配送“三个基地”,推动木耳产业接二连三发展。
为把总书记“电商在农村大有可为”的科学论断转化为具体措施和实在成效,柞水县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主动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龙头企业沟通对接,引导企业筹建电商孵化园,用好木耳大数据平台,建立木耳线上销售常态化培训机制,真正让互联网成为木耳销售的“主阵地”,电商带货成为木耳营销的“强磁场”。4月21日晚,是柞水木耳的“高光时刻”,也是
致富不忘留“青山”
柞水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产业生态化道路,强化循环利用。在木耳菌包生产过程中,放弃原来上山伐木的传统方式,改为使用果树枝丫或整树粉碎加工打包的方式,严禁滥砍滥伐,坚决不碰生态红线。该方式既解决了周边地区果农修剪果树后,枝丫处理难的问题,又给木耳生长找到了营养丰富的菌包原材。
对于废弃菌包,柞水县引进木耳菌包废弃物再利用项目,年处理废弃菌包1.2亿袋、废弃菌渣6000吨,通过杀菌、腐熟等一系列加工操作后,既可变废为宝,实现资源重复利用,又可化害为利,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柞水县依托“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和“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储运,建设全国性大型木耳交易市场1个,在全县3A级以上景点景区建设木耳产销直营店5个。打造全国木耳产品集散地,加大京东、天猫、拼多多等主流网络销售平台和主流带货平台合作推广力度,实现柞水木耳“产销两旺”;大力发展木耳深加工,积极促进木耳由食品向保健食品、休闲食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和高端产品发展;深入挖掘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