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不决胜,战贫斗志永不竭。
尽管南川摘掉了市级贫困区县的帽子,但防止返贫的任务一点不轻。相比而言,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更具挑战。
近年来,南川区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把高质量脱贫作为根本目标,集中火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发挥就业作用提升脱贫底气,借力消费扶贫带动扶贫产品俏销等,千方百计精准施策筑牢扶贫根基,提高脱贫成色。
提质效 集中火力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
“要不是有政府医保‘兜底’,恐怕我这条命早都没了。”前不久,说起精准医疗扶贫,南川区太平场镇河沙村12社贫困户童传华话语中充满了感慨。如今,他的身体逐渐康复,已能下地干活了。
今年63岁的童传华在女儿出嫁后,就和体弱多病的妻子相依为命过活。去年8月上坡干农活时,童传华突发脑梗,晕倒在地,幸亏送医院进行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一人生病,拖垮全家。”为解决这一难题,去年,南川区推出“四个精准”医疗扶贫:一是精准参保。“地毯式”排查出农村贫困人口中未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的人员,全部落实资助参保政策,实现建卡贫困户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全覆盖;二是精准签约。落实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29个,为每户贫困户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随时上门诊治、随访;三是精准救治。对患病的农村贫困患者进行分类救治,一次性能治愈的,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住院持续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定点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尤其对患有33种大病的贫困人员,落实定点医院进行诊疗,做到应治尽治;四是精准结算。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各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均设立“一站式结算”综合服务窗口,并与“政府兜底系统”联网,打通“一站式结算”最后一公里。
同时,南川区还落实健康扶贫政府兜底资金,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超出10%及慢性病、重特大疾病门诊自付比例超出20%的部分,由区财政兜底补助,贫困户无钱也可看病。此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去年1月1日起,针对个人医疗费用通过各种报销救助后,单次自付仍超过1万元或年(自然年)累计个人自付超过1.5万元的农村建卡贫困户及农村边缘户(以下简称“二类人员”),建立健全健康扶贫因病致贫返贫监测预警救助机制,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过渡确保二类人员得了重病、大病后基本生活过得去。
完善医疗保障只是南川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的一个方面。去年以来,南川牢记使命,一鼓作气,切实以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为重点,结合中央和市级开展的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部署安排,再次全面排查,动态清零发现问题,努力实现让贫困群众上得了学、住上安全房、喝上放心水。
数据显示,义务教育保障上,通过开展控辍保学行动,建立起区教委牵头、镇街为主、公安配合、学校跟踪的劝返工作联动机制。同时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6万人次、2.14亿元,发放生源地贷款1.9万笔、1.42亿元;住房安全上,出台《南川区加大农村危旧房整治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落实“七个一批”措施,筹集资金1.3亿元,改造农村CD级危房4154户、拆除危旧房6970户,实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饮水安全方面,投资7000余万元,全覆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排查整改和供水工程管护,确保饮水安全户户有保障。
稳就业 持续增收让脱贫致富底气更足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成果最有效的办法。这一点峰岩乡的贫困大学生杜鑫鑫深有感触。
杜鑫鑫今年23岁。9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成了家里唯一有经济收入的人。杜鑫鑫上高一时,外婆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后来,杜鑫鑫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年6月毕业后,杜鑫鑫因找不到工作一直发愁,直到通过前不久南川区开展的贫困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杜鑫鑫在区里的一家公司找到工作。如今,杜鑫鑫已经入职,不仅一个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公司还帮她解决了住宿问题,提供免费的工作餐等。
抓好像杜鑫鑫这样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只是南川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南川区按照“就业扶贫增收入、技能扶贫强素质、社保扶贫保生活、人才人事扶贫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人力社保助推脱贫攻坚。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贫困劳动力市场化就业渠道;通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扶贫行动日”等专场招聘会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并结合“职业技能提升+志智双扶脱贫”行动,大力实施贫困户技能培训,实现其更好的就业创业。
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贫困户外出打工受阻,该区及时启动包车包机送工服务,先后多次护送农民工至深圳、广州、浙江、重庆中心城区等地返岗。没有外出打工的,该区就联系协调区内企业就业岗位,优先解决贫困户就业。同时,针对外出打工没有找到工作、或受疫情影响企业没有生产而回乡的贫困户,联系区内超群、西苑食品等企业,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降低就业门槛,确保他们就业,且免费送他们到企业上岗,跟踪落实签订劳动合同等后续服务。对贫困户因照顾家庭、老人、小孩等不能就业和年龄偏大,不好找工作的,采取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南川区还针对有就业需求但无技术的贫困户采取量身定制的“点餐式”培训,先对贫困户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再分级分类举办特色早餐、特色菜、自媒体管理推广、电工等线上培训班等。
数据显示,目前南川区已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4316个,安置建卡贫困人员3657人。创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10个,共吸纳53名贫困人员稳定就业。全区发展致富带头人349人、带动贫困户1199户,通过各种渠道解决贫困人员就业19667人、同比提升10.98%。
促增收 消费扶贫让扶贫产品卖得更俏
9月12日,南川区河图镇长坪村贫困户赵长生家的6亩水稻忙着收割,虽然收割时间稍晚,但他一点也不为销路操心。
赵长生今年70岁,老伴患脑梗死和冠心病,老两口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家种植的6亩水稻。往年,水稻成熟了,老两口最担心的就是水稻的销路问题。
今年年初,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南川红耘电商、区供电公司等企业与区里的贫困户签订协议,帮助他们销售农产品。电商企业承诺上门收购,并以高于市场价10%至30%的价格支付给贫困户。
赵长生就是受益农户之一,他家的稻田刚插秧就与区供电公司签下了销售订单。“6亩地要收获6000斤至7000斤水稻,今年的价格大概是每斤1.5元,预计可收入1万元左右,比往年要多卖出好几百元。”赵长生扳起手指算了一笔账。
“消费扶贫作为打通扶贫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新引擎,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新途径。”南川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消费扶贫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一头连着贫困群众的腰包,建好消费扶贫桥梁,打通消费扶贫渠道,对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尤为重要。
“消费扶贫除了解决贫困户销售难题外,还带动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扶志,激发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上述负责人说,该区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消费来自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产品和服务。比如,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开展“百企帮百村”、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如今,南川先后组织动员各级党政机关、大专院校、民营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消费扶贫。特别是组织了电商企业“红耘科技”、建行南川支行、南川供电公司等到贫困村建设网货生产基地,与21个乡镇、32个村、46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合作,对贫困村、贫困家庭生产的农产品按溢价10%至20%的价格上门收购,让贫困地区农产品“飞”出大山,不仅卖得掉、卖得快、卖得远,还卖出好价钱。
截至目前,南川区通过采取“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直采直销模式,40个贫困村与“淘乡村”、京东“中国特产·南川馆”等电商企业建立产销对接机制,举办直播带货活动33场。组织党员干部和民营企业开展消费扶贫活动购买贫困户农副产品1600余万元,并建设农贸市场“贫困户自卖区”和超市扶贫产品销售专区,累计实现扶贫产品购销5689.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