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国诚自主研发的足球金鱼缸内,一尾尾圆润饱满的兰寿金鱼正悠闲游弋。鱼缸有模拟太阳光照系统和自动水循环系统,可以几年不换水,只要在足球里添加一些金鱼饲料,金鱼就会用嘴巴去拱球,好像是足球运动员在踢球。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福州金鱼不仅没有减产滞销,反而出现‘一尾难求’的场面,较往年提早3个月售罄。今年前4个月,福州金鱼销售量同比增加近五成、产值增长近2亿元。”福建福州市金鱼行业协会会长潘国诚说,“往年是‘鱼等人’,今年是‘人等鱼’。”
今年4月,福州金鱼成功获得由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福州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取得这个国字号标志后,福州金鱼的档次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更高,售价也上了一个台阶。”
中国是金鱼的故乡。金鱼作为中国特有的名贵观赏鱼类,迄今已有1000多年养殖历史,形成160多个常见品种。在金鱼养殖行业中流传着一句让福州人引以为傲的话,“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福州金鱼与北京金鱼、杭州金鱼并称“中国三大金鱼流派”。
匠心培育,保种提档次
秋日艳阳下,位于闽侯县荆溪关中村的潘氏金鱼养殖场内,450多口10平方米左右的金鱼养殖池连成一片,分为育苗区、种鱼区、成品鱼区、销售区。池水闪耀着鱼鳞般的波光,一尾尾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金鱼正在欢快地游弋。
“福州被称为‘中国金鱼之都’,已有400多年养殖历史。一方水土养一方鱼,在北方,冬季气温太低,金鱼便停止生长;广州的水质和气候更适合养热带鱼。福州地处闽江水系流域,水质柔软洁净、矿物质丰富,天然鱼食来源充足,而且常年平均气温20℃左右,金鱼可以一年到头地生长,有利于养殖高品质的金鱼。在全球,70%的高端金鱼产自福州。”潘国诚是养殖场负责人,从事金鱼养殖已有20多年,聊起这些“水中仙子”便滔滔不绝。
“这种叫‘兰寿’,圆润饱满、雍容华贵,像个元宝,养殖技术要求很高,被誉为‘金鱼之王’。这种眼睛、模样貌似熊猫的就叫‘熊猫’,是福建本土专家培育的品种,属‘福州特产’,被称为金鱼中的‘国宝’。这条‘红白玉兔’是在故宫展览过的,还有‘皇冠珍珠麟’‘鹅头红’等等都是精品金鱼。”潘国诚对水池中让人眼花缭乱的金鱼了如指掌。
福州金鱼养殖之道始于“匠心”。在潘国诚看来,养金鱼最大的乐趣在于观赏它的变化,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从种鱼产卵、育苗、筛选淘汰,到培育稳定、量产,喂食等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考验着养殖者的经验、耐心、技术等。
潘国诚小心翼翼地捞起一条体态饱满,白底黑点的金鱼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用近十年时间,通过几十次的杂交才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奶牛兰寿。它像小牛一样结实强壮,早期是从红色渐变成蓝底,然后变成黑白花,最后变成奶牛花。一只五六公分大的就能卖到3万多块,还夺得过金鱼比赛冠军。”
为了提高金鱼的抗病性,潘氏金鱼养殖场与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合作研究,用狮头金鱼与文鱼进行杂交,成功培育出高抗病性杂交金鱼。中心主任杨小强说,“这批鱼被投放到两个露天水池中,在近一年的时间内,鱼池未换水,平时也只是简单进行饵料投放,成活率超过90%,一年来未发现烂腮、白点病等疫病。”
在养殖池中,除了高端名贵品种,还有珍珠、蝶尾、龙睛、水泡等传统品种。潘国诚说,“虽然传统品种经济价值低,但这是福州金鱼的血脉,不能让它们消失。”从2015年开始,潘氏金鱼和多家金鱼养殖龙头企业承担起福州金鱼保种任务,保育了40多个传统品种。
技术创新,标准化养殖
福州金鱼能在疫情期间做到销量不降反增,过硬的养殖技术是秘诀之一。
在基地的一片区域,记者看到几口不大一样的水池,边上有绿植,池子中间还有一排木箱,池水清可见底,水面上几乎没有浮泡。
养鱼重在养水。“这是新改造的鱼池,采用了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的‘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系统’专利技术,形成循环水养殖模式,可以进行物理化学双过滤,同时过滤粪便和有害物质。”潘国诚说,每天只需清理掉沉淀仓内的沉淀物,加入少量新水,就能保持池内水质良好,可节约用水90%以上,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病虫害。
基于这项发明专利,2018年,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开发出“三段法”金鱼精养模式,即依据金鱼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与生活习性,实施“温棚繁育,小池定型,大池养成”三个养殖步骤。
“传统的家庭作坊式金鱼养殖模式较单一,金鱼从鱼卵孵化到养成几乎都是在一个池子里进行。”中心主任杨小强说,“三段法”让一条金鱼的“鱼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了不一样的“家”:温棚内较高的水温使育苗季节提早一个多月,稳定的水温保证了受精卵与初孵苗种的正常发育;小池定型阶段,生物饵料供应充足,金鱼的观赏性状得到更好的发育,也有助于苗种的挑选;定型后的苗种就可以进入大池养成,依靠“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可以保证水质相对稳定,金鱼能一日多餐、快乐生长。
新技术不仅改善了金鱼的生活环境,也“加速”了金鱼的上市期,使福州金鱼拥有更大的市场议价权。杨小强说,经过与传统养殖模式对比,金鱼成活率从不到70%上升到超过90%,一口20平方米的鱼池一年产值最高可达5万元。
目前,福州已升级改造鱼池超过1万平方米。以潘氏金鱼养殖场为样本,福州市将创建标准化养殖基地,制定福建省地方标准,在全市范围内指导金鱼养殖企业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通过不断优化改良、选育和提高养殖技术,福州金鱼建立了遗传色型稳定的品种群,目前常见品种达80多个,以品种繁多、质量优良、色彩鲜艳、鱼体健壮而著称。在京津、苏杭、广州、福州四大金鱼产区中,福州精品金鱼名列首位。
三产融合,丰富品牌内涵
在养殖场的销售区,工人动作娴熟地从大池中捞起一条条金鱼,放进套有塑料袋的泡沫箱,装上1/3的水,充入2/3的氧气,最后装进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纸箱。
“36小时内就要送到世界各地的买家手中。”潘国诚说,“今年因为疫情影响,采购商、经销商等都无法上门,养殖户纷纷玩起短视频和直播,这让福州金鱼又多了一条销路。而且成为国字号地标品牌后,市场认可度更高,经销商几天就要进一次货,一次能拿5万多尾。”
近年来,福州市大力实施金鱼产业发展工程,品牌及形象提升、产业链延伸等正在深入推进。福州金鱼已经在13个城市举办展览,每次的展览会如有进行金鱼评选,福州金鱼必定斩获大奖。
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金鱼承载着福州的历史文化,也体现了福州现代文化的时尚。9月23日,在象征福州文运兴起的三坊七巷塔巷,全国首家国潮金鱼博物馆开馆,馆内展出来自国内外约100个品种的3000余尾精品金鱼。
“博物馆还将传承和发展福州观赏金鱼古法培育技艺,展示福州金鱼文化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让金鱼不再成为被遗忘的国粹。”博物馆负责人说。
2019年初,福州市、县政协决定在荆溪镇关中村打造“金鱼小镇”。潘国诚联合3家金鱼养殖企业积极响应,流转了关东村的一处废弃养鳗场,建设2万多平方米的金鱼养殖基地。“未来将以金鱼养殖带动饲料、鱼缸等配套设施销售,并和周边景点串联,推进旅游观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建成国家金鱼良种基地和综合旅游基地。”潘国诚认为福州金鱼将“游”向更广阔的天地。
目前福州金鱼全产业链正启动引擎、蓄势待发。目前,福州金鱼养殖场已发展到近60家,养殖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各类高端金鱼1000多万尾、年产值4亿多元。主要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以上,占全国高端金鱼出口量的8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