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农机出事故了……"时不时我们会紧张地听到这样的消息,每到这时,心里往往发怵:一起农机事故,轻者车辆受损,重者一个家庭瞬间失去了顶梁柱。
农机事故,留给家庭的永远是悲痛!是伤心!是残缺!
一个问题很快出现在脑海里:有没有办法建立安全措施,给予农机手安全保障,让农机尽量减少、减轻事故,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和温暖?
答案是肯定的。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组织的"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活动,开展的农机互助保险,如春风拂面,给全省2万多农机手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
金秋时节,在八百里秦川,从位于黄河之滨的渭南市澄城县,到西陲的"凤鸣岐山"地,记者走访了在田间辛勤耕作的农机手,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看到了荡漾在他们脸上的开心的微笑,体会到了参加"劳动竞赛"给他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种地写文章,新媒体时代的农机手
9月是金黄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黄河之滨、华山脚下,素有"天秦通衢"之称的大荔县。这里现代农业发展快速,城乡美丽。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农机手就是目不识丁,除了干体力活就不会其他的了,但在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的组织下,农机手不但能"武",也更能"文"。
在大荔县农机监理站,站长杨林说,和以前不同的是,农机手参加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既增强了安全意识,又提升了基本技能和素质,还丰富了农机手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家一边种地,一边还写着文章,在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的APP发表,当文章被大家阅读时,感觉很自豪,又有荣誉感。协会提供的服务对农机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综合平台,能给大家提供劳动服务信息,特别是"三夏"、"三秋"时节,农机手们利用微信工作群及时发布各地对农机作业的需求,互通有无,让大家不乱跑,节约时间,增加了农机手和农机管理监理部门的鱼水情,更体现机构改革后的农机部门由管理变成服务的特点。活动中还给农机手配发优惠的供油卡,农机手在增加劳动收入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
让杨林站长深有感触的是,农机手信参加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这两年的事故率明显降低了,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案例分析,对大家很有教育和帮助作用,2019年的事故率比以前少了一半,给群众带来的明显的变化是因事故返贫的家庭少多了,因为事故和疾病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两大因素。
大荔县共有农机手9000多名,其中有1000多人一年四季在外作业,到年底回家时收入达10多万元。参加劳动竞赛农机跨区作业,让大荔县群众盖起的新房,买了小汽车,过上了小康生活。韦林镇、赵渡镇等地,以前经济落后,群众收入低,农机手参加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活动后,外出作业时间延长了,作业量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每年12月份、元月份都在外省作业。以前农机手一到11月份就早早回家了,因为没有作业信息,他们在外也找不到作业场地。
严晓峰是大荔县韦林镇望仙村人,从2008年就开始从事农机挣了钱,现在家里有两台1604马力的拖拉机。他经常在大荔附近劳动作业,都作业较大的地块,一年纯收入20多万元,主要的劳动信息是通过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活动得到的。他说,望仙村共有1600多人,大型拖拉机就有10多台,小型拖拉机有30多台,收割机近10台,全村约有200人从事农机作业,参加劳动竞赛活动让大家都受益了!
张永生的农机人生
9月10日下午,从大荔县出发到澄城县,渭北旱塬公路两侧的玉米地已成熟,在阳光下远远看去金灿灿一片。
离开公路,顺着田间小路,来到韦庄镇西白村的玉米地里,远远有收割机机器声隆隆作响,只见一台红白相间的玉米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看到有人打招呼,收割机嘎然停下,从驾驶室走来一位50多岁的农机手,穿着一件白色的短袖,微笑着走过来,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在下午的太阳里熠熠发辉。
谈起农机,这位老农机手的话匣子打开了。他叫张永生,今年57岁,是澄城县韦庄镇西白村人,35岁就开始干农机了,已干了20多年了。他说,今天驾驶的是他的第三台收割机,以前都开过两台机子了。2003年,他就开着收割机到甘肃、河北、宁夏等几个省作业赚钱,也算是第一代走去闯天下的农机人吧!
张永生说:"2014年我就参加了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的农机互助保险,从此干活时心里踏实多了,不管到那里去都是放心的。2018年我驾驶的收割机不小心被树枝挂破了玻璃,400元的维修费用互助保险全部理赔了。"
张永生给还细细算了一笔账。他说,他驾驶的收割机一年作业收割小麦和玉米两个季度,纯收入在8万左右。他村里有2000多人,收割机有6台,旋耕机有6台,收割玉米每亩50元,一天能作业40多亩地,每亩地的油的成本是10元,当天的收入在1500元以上,而且参加劳动竞赛洗活还有油卡补助,每升可节约0.6元。
来到南白村,农机手崔小红正在收割果园里套种的玉米,他娴熟的驾驶技术让玉米地收割得干干净净。他说:"我干农机13年了,对农机手来说,劳动竞赛和互助保险非常好!可以说我们有了自己的'家',我2013年就参加互助保险了,平常有事故,只要一打电话,互助保险理赔人员就能很快过来,每一条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就在今年8月10日,我出外作业时不小心挂倒了电线杆,给人家赔偿1.2万元损失费,互助保险给我补了2000元的第三责任险。"言谈中,崔小红非常满意。
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活动给农机手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也是有目共睹的。
澄城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站长韩高超介绍说,全县共有农机1万多台,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活动对农机手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从这几年的实际效果来看,对农机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些农机手出了事故,个人无力承担昂贵的费用,家里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刚开始有些农机手对互助保险不理解,也不明白,现在大家都认可了,很自愿地去购买。劳动竞赛活动将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外出作业接触面广,信息多,收入也就高了,现在大家都能通过手机客户端口来办理,方便多了。
跨区作业:车辚辚,马啸啸
"车辚辚,马啸啸,行人弓箭各在腰,耶郞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用诗圣杜甫《兵车行》描写的场景来形容渭南发车台秋季收割机外出作业时的情景最恰当不过了!
9月11日上午,当笔者一行来到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春光村发车台时,眼前车水马龙的场景,让人震撼!
如不是亲眼目睹,也许很难相信,在渭南就有这么多的农机手走出陕西,到全国各地跨区收割作业;如不是身临其境,也许很难体会"三秋"时节收割的紧张与繁忙。
发车场院里依次停放着10多辆收割机,路边还有几台正在等待的收割机。将车台前,停着一台10多米的大板车,一位妇女正在指挥着收割机通过将车台开上板车,"走,走,停, 走,好!"简洁急促的口令,指挥着庞然大物的收割机慢悠悠地停在板车了。大板车司机和农机手一起,在确认位置没有问题后开始用绳缆固定收割机,丝毫不敢马虎。
原来这些将上大板车的收割机,将要到河南收割玉米去了。农机手刘继明、李玲利夫妇说:"我们准备去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收割秋季玉米,今年夏季去甘肃收割小麦了,已有纯收入6万多元了!预计这次外出还能挣几万元吧!我们办理了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的农机互助保险,感觉很好,因为服务又快捷又周到,是我们外出作业的保障。"
正在准备装车的朱小军是临渭区官路镇陈家寨人,已干农机20多年了,他去过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宁夏、内蒙等作业,一年作业时间在8个月左右,一个农机手一年的纯收入约在8万元,他共有两台收割机,一台小麦收,一台玉米收,两台农机,年净收入在16万元以上。他说,已参加互助保险三年了,理赔快,是农机手的好帮手。
在一台收割机前,一位干练的小伙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修长的身材,黑短袖黑裤子,正在仔细检查已装到板车上的收割机,如不是他自我介绍,想着还是一位在读大学生哩!他叫季飞牛,24岁,干农机已有三年了,这次发车也是去河南收割玉米。对于跨区作业,他已轻松自如了。
故市镇春光村农机信息服务部负责人刘新民告诉记者,从8月底就开始发秋季收割外出作业的车,每天要发十三四台车,半个月时间发了近100台收割机了。
在顺洋货运部里,负责人穆效敏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在本上飞快一记录着供求信息,她说,今年已发往甘武威、宁夏、河南等的收割机有150多台,最近几天每天要发30多台车。
在渭南市瑞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卜水峰介绍说,合作社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给农机手办理互助保险,组织大家参加劳动竞赛。
在渭南,我们看到了即将出外作业的农机手们;看到了农机手夫妇拿着行囊,备着生活用品的忙碌的身影;看到了一起出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活动给予了他们信心和力量;正是农机互助安全保险,给他们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锁啦吹出了大舞台
9月11日下午,跨过渭河,来到渭北高陵区镐哲农机专业合作社,见到了80后理事长张珂。
在这里,让我们更改变了对农机手们的认识:他们还运用新媒体开直播吹锁啦,而且吸引了不少粉丝,粉丝还帮助联系作业信息,别样的生活和工作,让农机手们的人生丰富多彩!
张珂说,合作社在经营的同时帮助农机手办理农机补贴,联系信息,开展互助保险业务,组织参加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
今年夏天,一位农机手外出到宁夏作业,发现自己没有办理互助保险,打电话给他要求办理,他很快就给办好了,让农机手在外放心作业。因为作业信息量大,农机手干得活多,一般收玉米一季的收入都在15万元左右。参加劳动竞赛的农机手,最远的走出了国门,到缅甸去作业。
在张珂看来,劳动竞赛就是一个大学校,互助保险对农机手是一道安全保障,也是因为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发挥技能的平台,劳动竞赛鼓励大家外出挣钱。有的农机手在劳动的空隙一展自己的文艺才能;有的参加征文活动将自己的劳动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有的直播吹锁啦,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农机手获得表扬后还有奖励和奖品,同时举行的盛大的颁奖会上让农机手能结识更多的人,交流中增长的见识。
镐哲农机专业合作社在高陵区以及陕西全省都是响当当有名的,共有108位社员,收割机160多台,拖拉机20多台,托管土地2000多亩。
采访中,意气风发的张珂,描绘着美好的未来。机械化,将人繁重的体力劳动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土地托管,解决了农村种地难的问题;参加劳动竞赛,不但让农机手有了安全保障,还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其实,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形象,也是有理想有梦想的现代农业人的真实写照。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全程机械化,张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理念。
农机文化在咸阳闪光
人类社会的进步史,也是农耕文化的发展史。三秦大地,农机文化底蕴深厚,7000年前,最早的农机具耧耙就出现了,西汉时期又发明了镂车,一天可以播种100多亩地,比欧洲要早1700多年。三国时期又发明了水车,是人类在发明水泵之前最先进的农机具,唐朝又发明了圆曲犁。先秦两汉和盛唐时期的每一次发明,都在促进着中国农耕水平的提升,推动着农耕文化的发展。而这些,就在八百里秦川,就在关中平原。
古都咸阳,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如今已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13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2444名农机手,显然也是一个农机大市。
咸阳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副主任王彦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农机手通过参加,强化了安全意识,又学习了安全知识,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是把安全意识将在胸中,把安全制度融进血液,把安全责任装进瞳仁,把安全措施落在手上。"
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带给咸阳市农机手们变化是,大家想方设法提高技能,时刻想着操作技术要比别人高,作业质量要比别人好。王彦明说,这也是社会公益性活动,农机手们走到那里就将安全知识、农机法规宣传到那里,让制度跟着车轮转,纪律跟着任务走,农机手们的收入也提高了,获奖后的荣誉,给周边的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快了农机事业的发展。
王彦明快人快语,他坚定地认为,农机手们通过参加劳动竞赛活动,参加互助保险的意识明显增加,大家都有一个不服输的心里,比谁的技术好,比谁挣得钱多,再看看自己的差距,赶紧补上,这样,农机手整体队伍素质都提高了。
谈到高兴处,王彦明即兴赋诗一首,表达了对农机手们的厚爱:
在咸阳采访完,采访车在连霍高速一路西行,余晖里登上了"凤鸣岐山"地岐山县城。在岐山县农机监理站,站长朱成主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座谈会",凤翔、岐山两县的农机安全协会、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手代表参加。
在会上,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副理事长王拴怀,凤翔县农机手卢军红、厚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张笃峰,恒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彭亚明、王永乾,农机手刘红军,岐山农机手王兵杰、吕武科都先后发言,畅谈了参加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凤翔县农机安全互助协会理事长乔存贤说,县农机安全协会成2009年立,近几年劳动作业竞赛,每年夏收秋收前全县都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欢送仪式,跨区作业分成了队,任命了队长,给农机手统一发放草帽和手套。劳动竞赛手机APP提供了信息,让大家有了新的创业道路,已成为大家发家致富的一个平台,调动了大家积极性,有的机手一年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凤翔恒丰昌农业耕播专业合作理事长彭亚明,是陕西省农业机械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在座谈会上他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说,农机手参加互助保险就有了安全感和保障感,参加劳动竞赛活动加强了对外的交流,促进了农机技术的进步,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更方便大家掌握农时农事,提高机械利用率。
彭亚明同时还是县农技协会的负责人,他的合作社大田机械齐全,果园机械也基本实现了全程化作业,他多次组织农机手参加劳动竞赛,到湖北、河南等地跨区作业。
对于农机互助保险,岐山县农机监理站站长朱成说,这是件很好的事,农机手办理互助保险,责任感加强了,2020年事故率明显下降了,全县选了能干的机手加入到农机安全协会里来,组织劳动竞赛,有18 人参加了APP跨区作业征文活动,凤鸣镇农机手任宏兴,今年6个月时间走了5个省18个县,参加劳动竞赛时间750小时,纯收入17万元,去年就获奖了,今年有希望再次获奖。
网红机手整装再出发
9月12日早晨,顺着逶迤盘旋的公路,来到了扶风县段家镇谷家村。这里,有一位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王牌"网红农机手——郑小虎。
一座两层小楼的庭院干净整洁,小花园里一棵葡萄藤顺着雪白的墙垣爬到了房顶,几株翠绿的丝瓜依在葡萄架前,绽放着金黄色的小花。院子前停着一台收割机,旁边几位老人正在整理关中特产猕猴桃,装箱上市。这就是郑小虎家,看到有客人来了,一位老人热情地起身让座,郑小虎闻讯从屋里出来,他和陕西农机安全协会的工作人员都是熟人了,老朋友相见,格外亲切。
郑小虎是第三年参加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了,2018年他第一次参加时就获得了"王牌机手"的荣誉,奖励了一部华为手机,2019年再次获得"网红机手"荣誉,同样奖了一部手机,还有500元奖金和荣誉证书。
参加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活动,让郑小虎有了成就感,有了事业感。他说,劳动竞赛是一个团队活动,让分散的农机手有了归属感,安全有了保障,作业信息让大家的收入明显增加了。更让他开心的是,现在每走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主动和当地人聊天说话,问问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了解一下风土人情,拍照和拍视频是必不可省的内容了,按竞赛规则打卡,通过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平台发出后,大家很喜欢。他也经常和同行讨论,感觉其乐无穷。
走南闯北的郑小虎,去过河南省南阳市、濮阳市,河北石家庄市,安徽宿州,甘肃武威等地。今年,他和堂弟郑应强已经联系好了5台收割机,共10个机手,将要去东北辽宁收获高梁、大豆。他算了算账,计划收割时间40天,作业面积4000亩,每亩60元,这次外出收入将是12万元。对于这次出行,郑小虎信心满满,多年的跨区作业经验,外出已是轻车熟路了。
农机旁边的老人是郑小虎的父母,平时照顾着1岁多的孙子,郑小虎和妻子放心地在外作业,一家人收入稳定,其乐融融。
看到孩子事业有成,郑小虎66岁的父亲显得格外高兴,他说,自己也是一位农机人,从1982年就干农业机械的活,现在孩子长大了接着干,现在孩子们参加劳动竞赛,在外地作业时他每天都发回信息,他在家里随时都能看到,看着他们在外开心的样子,他很放心,打电话的次数都明显少了。
在采访中了解到,郑小虎家是两代农机人,现在都新发展了家族成员,堂弟郑应强也成为了农机手。
郑应强说,在堂哥的感召下,2002年他就干农机了,现在开的收割机已是更新的第四台了,每年跨区作业4个月,参加劳动竞赛互助保险,体现了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对农机手的关心和关爱,让他有了十足的职业荣誉感。
采访后记
采访结束了,但农机事业的发展正在路上。采访中,我们看到了农机手们鲜为人知的生活,一台收割机,往往维护着一个家庭的全部生活,他们有年迈的父母,有幼小的孩子,每当跨区作业时,家人们无不是翘首期盼着早日平安归来。
农机手,白天作业,晚上赶路;他们风餐露宿,风吹雨打,迎着朝阳,送走晚霞,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希望互助保险这道安全防线,越筑越坚固;希望农机手安全作业劳动大竞赛能带富更多的人;希望农机手们的家庭永远完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