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久违的太阳照得人暖洋洋的, 余圣模和老伴趁着好天气正在果园里采摘柑橘,脸上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今年82岁的余圣模,是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百胜村3社建卡贫困户,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和各级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余圣模通过种植柑橘、枇杷等农产品,顺利实现了脱贫,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过去,因家境贫寒,余圣模家住的毛坯房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什么时候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了他最大的期盼。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底线,也让余圣模圆了住房梦。“真没想到,在各项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我还能住上新家,经过整修,房子变美了,日子也更舒心了”,余圣模喜滋滋的谈到。
贫困户穆义明家的菜地就在新修复的公路旁边,以卖菜为生的他告诉记者,“以前是土路,家里的菜三天两头就布满了灰。” 穆义明说,每次自己摘下蔬菜,总要拿水清洗一下再挑出去卖,“哪个喜欢吃灰扑扑的菜嘛。”
现在政策好了,水泥路都修到家门口了,出行方便多了,我跟老伴种的水果蔬菜、养的鸡鸭,都能拉到集市上去卖了,每年都有上万元的收入,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呐。”
在这个住有近千人的村社,更让村民感到欣慰的是,走路不再深一脚浅一脚,不再担心一个不小心就摔一跤。“以前是土路,一下雨就滑得不得了,出门都要张开手臂保持平衡。要是夏季雨天挑菜出去卖,走路更是闪失不得,生怕不小心摔跤,辛苦种的南瓜、冬瓜就摔坏了。”穆义明回忆道,“现在好了,水泥道路走起不滑溜,也没有坑坑洼洼,我可以推平板车出去卖菜了。”
实施危旧房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鱼洞街道着力解决群众的需求,分批次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鱼洞街道共修建人行便道30余公里,硬化农村公路21.8公里,沥青公路改造8.9公里,农村改厕300户,完成修建水厂慢滤池1座,实现户户有自来水,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彻底解决了贫困户的出行和饮水问题,还为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危旧房改造提供了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