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接待中心南边是万亩花海,从冬到春色彩万千,不仅美在天地间,更有特色民宿让人流连忘返。”近日,记者来到新疆呼图壁县石梯子乡白杨河新村采访时,新村负责人莎依拉向记者讲述了福建省宁德市在产业援疆上给新村带来巨大变化。
今年以来,宁德在产业援疆方面按照“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先后引进鲁泰控股集团、新疆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玖域生物科技等公司,注入项目资金26.94亿元,继续深耕特色旅游品牌,加推特色名优产品推广,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果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发展。
呼图壁县委副书记、宁德援疆分指挥部指挥长于洋向记者介绍说:“ 今年,宁德援疆分指挥部在发展庭院经济,助力扶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绿化美化家园等方面是持续加推资金和新的创意点。按照规划未来有一条高速路从乌鲁木齐市可直通新村,实现半小时文化旅游黄金圈,那时该乡经济发展更强劲。”
白杨河新村牧民定居点建设是新一轮福建省宁德市对口援建的重点民生项目,宁德市为此拿出援建资金1380万元援助支持,依照当地生态和民生特点,水、电、路、饲草料地等均纳入国家项目实施。整村规划设计采用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造型为中心景观,并按照“五通、四有、五配套”的定居标准,户均80㎡的抗震安居住房、100㎡暖圈,实行人畜完全分离,配套建设的村委会、卫生所、哈萨克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融入到冬不拉造型中,象征着搬进新居哈萨克牧民弹着欢乐的冬不拉,走上致富幸福之路,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石梯子乡在宁德产业援疆下走上了绿水青山发展快车道。
莎依拉说,春天的白杨河新村就像是一个花的海洋,树与树之间培育的油菜都盛开小黄花,庭院中的苹果树和海棠树长势喜人,将红顶白墙的民房包裹的严严实实,就好像生活中百花盛开的海洋中。再加上由呼图壁县巴和兰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种植300亩地的蓝香芥,花田和远处的天山相接,蔚为壮观,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心醉不已。
搭上了宁德产业援疆快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卯晓东为自己家传承了220年的益传拾手作头淋醋找到了高端销售契机。卯晓东说,作为家族第九代非遗技艺传承人,他希望将祖传制作技艺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能吃到传统工艺制作的高品质食醋”。
“六种粮食,四十五味中药材,300米地下冰川水,300天发酵,无任何添加,古法手工酿制,一年产量5-8吨。”卯晓东恪守品质的同时也有苦恼,就是高端名优农产品销售渠道没有打开。宁德援疆指挥部在了解到卯晓东的困境后,及时牵头宁德和呼图壁两地青年创业协会,形成资源和市场对接,并引导卯晓东加入电商大军,在严把产品质量关的前提下用全新的营销方式进行销售,市场效果特别好。
卯晓东表示,在宁德产业援疆政策的帮扶下,当地青年创业协会的会员们获得了资金上的帮扶,未来除了做好高端醋外,他将计划生产传统工艺酱油、有机小米、大米、石磨香油等高端农副产品。
受益于宁德产业援疆带来的红利,胡建华和他的养蜂合作社进入发展快车道。作为养蜂合作社理事长的胡建华坦诚说,以前自己并没有养蜂经验,是宁德援疆指挥部为其联系了相关养殖方面的专家为胡建华指导,并和他本人一起联系有意向的农民多次做思想工作,成立了养蜂合作社。合作社引荐合作社入住天山花海旅游项目,充分享受到产业援疆带来的实惠。
合作社成立之后,原来由一个人养蜂,变成了一家人养蜂,还吸纳了一些贫困农民和残疾人主动加入到养蜂事业。此外,为了扩大市场,还增加了一些销售人员、代理人员,吸纳了一些微商商户等,形成了树形发展模式,扩大了贫困人口、残疾人和少数民族的就业范围,吸纳的劳动力约上百人。
胡建华说:”如今,合作社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并注册了西域海棠商标,社员增收致富,产品远销福建、上海等地。“目前,合作社发展成员15家,养蜂3800箱,实现人均收入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