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三五”期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一条就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9亿,城镇化率54.77%,然而刨去农民工人口,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却只有36.3%。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同日发布的习近平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所作的关于建议的说明指出,建议稿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要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这1亿人主要指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按201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9%计算,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需转户1600多万人。
说明指出,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
以居住证制度缓解落户难
户籍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公共投入同样也要增加。有研究者估算,随着地方政府修建道路、住宅、学校、医院和其他基础设施,为之前不能享有这些权利的城市外来居民提供相关服务,实现农村居民城镇化的费用将超过10万元/人。
为了调动各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积极性,我国建立了“三挂钩”机制,也就是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中央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
对于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意见》提出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北漂们的积分落户梦也可能会成为现实。2015年年初,北京市通州区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将通过积分落户等政策,推进外来常住人口市民化。
上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明确将用法治方式完善居住证管理,保障持证人合法权益,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扩大内需。
结语
《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咱们农民的生活将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