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草学会年会蓉城召开
2018中国草学会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 1000余人出席
“当前中国传统农业、牧业靠精料+秸秆饲养模式以及单纯超量过载或者完全禁牧之路已经走不通,未来维持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需求及食品安全,根本出路在于草牧业”,中国草学会名誉理事长、原宁夏自治区主席、人大民委主任马启智在“2018中国草学会学术年会”开幕致辞中大力疾呼。
马主席同时强调,虽然正处于国家机构改革新时期,但无论如何调整不能削弱草牧业,当前国民对草牧业的认识正达到新高度,未来中国草牧业发展模式应当走农区舍饲养殖+牧区合理放牧、大规模人工种草+草原改良补播相结合之路。
在全面贯彻党的19大精神、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及积极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之际,草学界学术盛会——2018中国草学会学术年会在蓉城成都成功召开。会议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下的草业发展”为主题,由中国草学会主办,四川农业大学承办,四川省草科院、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协办,得到内蒙古蒙草公司、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北京博普特、四川川草公司、四川爱客信、四川林丰草业、北京正道种业、石渠、力天科技、成都时代绿草原、百斯特等单位赞助。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草学会秘书长、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教授主持,何新天理事长致大会欢迎辞。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长宋中山、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副司长杨连清等相关行政部门领导,以及南京农大副校长董维春,四川农大副校长朱庆,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中国草学会会员、草业界专家学者等代表10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同期进行大会报告及5个分组论坛,分组论坛主题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草业教育与学科发展+乡村振兴与草牧业发展”、“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国草业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草牧业发展与草产品安全”、“生物技术与草类植物育种”、“草坪与地被植物”,为期两天半共进行205个主题报告,堪称草业界学术盛宴。
2018中国草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草业科技界的一件大事,本次年会将围绕绿色中国建设、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现代草业发展等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旨在展示我国草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草学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人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促进与产业界的沟通与交流、融合与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出战略,为乡村振兴出策略,为精准扶贫出技术,发挥更加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我国草业科学研究从无到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与世界草业科学研究同步推进。现阶段我国草原退化、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我国草产业相对还是一个弱小产业,草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也希望大家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凝心聚力建言献策。
中国草学会作为全国草业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优秀学术团体,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技术交流和科技资讯平台。四川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的高校,至今已有112年办学历史。在学校持续快速发展过程当中,草业学科也是发展迅速、特色明显的学科之一,迄今已建设成为涵盖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本科专业等办学层次完善的学科体系,率先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开展了11届中美草坪产品管理的联合办学,重点围绕饲草遗传育种、饲草生产、草地生态和草坪管理等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培育了国审草品种20个。
当前我国草业发展面临新时代新机遇,草业发展必须和国家三大战略即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相结合,在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会议规模之大也说明草业界正在振作精神重新出发。目前我国正处于机构改革新时期,对于草业界来讲正迎来新机遇,因为不管机构改革如何调整,都不能削弱草牧业,当前大家对草牧业的认识正达到一个新高度,未来维持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需求及食品安全,出路在于草牧业,大的市场需求背景下,草牧业只能振兴。
最近由美国发起的贸易战造成关系紧张,苜蓿草是百草之王,振兴草牧业首要是振兴苜蓿产业,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中美贸易战涉及到从美国进口的130万吨优质苜蓿每吨涨价700元,价格高涨推高奶牛养殖成本,最终都将转嫁到消费者。养奶牛产好奶,必须吃粗蛋白含量大于18%的优质苜蓿,这应该形成共识。
进口代表国内需求存在缺口,除了进口之外,中国同样也能生产出优质苜蓿,来满足养好牛产好奶的需求,关键在于政策支持及技术推动,生产130万吨优质苜蓿,需要国家从20亿亩耕地挤出400-500万亩给予政策支持。同时中国人多地少国情与美国模式存在本质区别,苜蓿产业发展不能照搬美国模式,目前中国苜蓿种植小集中、大分散局面很难改进,需要科技支撑小型收获机械等研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