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出台《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补短板”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将高水平实施11项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1000个以上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现代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预计有望带动1万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资“三农”领域。
记者看到,11个标志性工程具体包括现代种业培育提升、沃土固基、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攀高、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深度拓展、现代乡村产业强链补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成网、农业生产绿色安全保障、美丽乡村迭代升级、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提升等,无一例外都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出短板,并坚持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钱从哪里来?浙江提出,将多渠道加大农业农村投资力度,统筹整合优化支农政策体系,由各级政府落实财政支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和联动商议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根据预测,到“十四五”期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将达到7万亿元。
此外,浙江还将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投资项目化管理,由各地建立分层分类、长短结合的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项目储备管理体系,并通过建设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系统,贯通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一赋码。对于涉农资金用于基本建设的,浙江则明确,实行“资金跟着项目走”“不立项不入库不安排资金”。
为了让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接下来,浙江将对各地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进展及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定期推出面向社会资本的农业农村招商推介项目,优化农业农村投资营商环境,合理规划布局农业建设用地,优化项目用地、环评等审批流程,省级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将设立现代农业产业项目用地准入标准。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