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各部位瘦肉所含营养成分相近,约含蛋白质20%,脂肪1-15%,无机盐1%,其余水分。但脂肪含量差别很大,因部位不同,脂肪含量即不相同。肥肉主要由脂肪组成,含其他营养很少;瘦肉的营养价值较高,因含有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且较肥肉易于消化。但是高端牛肉肥肉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和牛的不饱和脂肪酸如ω-3脂肪酸及ω-6脂肪酸含量较高,与相同脂肪比例的牛肉相比,健康风险(如冠心病)较低。
各种肉类供给的热能,也因含脂肪多少不等而差别很大。一般来说,猪肉、牛肉、羊肉都含饱和脂肪较高,禽肉、鸡及兔肉中含饱和脂肪较少。
肉类含无机盐丰富,尤以含铁(红色瘦肉)、磷、钾、钠等较多,瘦肉也是维生素B1、B2、B12、PP的良好来源。但是,含维生素A很少,几乎不含维生素C。
不少人认为冻肉的营养要比鲜肉差,味道也没有鲜肉美,因而总喜欢吃鲜肉而不愿吃冻肉。其实不然,国内外食品专家认为,食物经冷冻后再食用,有助于杀灭一些致病菌或抑制致病菌物质的生长,这符合卫生要求,对人类健康是有益的。因为,绝大部分致病菌和腐败菌为嗜中温菌,其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温度是20-40℃,在10℃以下生长繁殖能力就大为减弱,低于0℃时有些微生物虽能生长,但已不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对碳水化合物的发酵能力也很差。国家规定,保藏时间较长的肉必须在10℃以下。这样,不仅可使肉中的微生物停止生长,而且也杀灭了肉中的寄生虫,某种程度上冻肉比鲜肉更安全。
食品研究人员曾对冷冻保藏半年的冻肉进行过营养分析,每100克冷冻肉中的蛋白质为22.4%,脂肪10.73%,水分73%,其它无机盐、维生素与鲜肉所含的也几乎无差别。因此,食品专家认为: 只要注意冷冻的温度和冷冻的时间及食品本身的卫生,冷冻肉与新鲜肉具有同样的营养,但在食用安全性上高于鲜肉。
梅特建议:
国内目前大部分消费者对冻肉依然抱有偏见。据梅特观察员发现,80%的家庭会在同等价位冻肉与鲜肉之间选择鲜肉,而其中60%的家庭会在采购鲜肉之后放进冰箱中冷冻储存。
冷冻肉的柜面寿命更长,运输成本低,货损风险小,并且在可食用性上优于鲜肉。但是冻肉产品普及的过程中,需要中国终端市场对冻肉产品的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