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韩乡村社区”是以永济市蒲州镇寨子村为核心成立的一个农村自组织。15年来,该组织通过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不仅带动了周边两个乡镇、43个行政村、4000多户会员、2万多口人致富,也吸引了国内外一批学者的关注。
由一个农村妇女发起,以专业经济合作、公共服务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服务性自组织,靠什么吸引住人们的眼球?
缘起:当地农民的文化需求、有机农业的经济支撑
3月26日-27日,中国乡村文明2013春季研讨会在永济市一个普通的村庄——寨子村召开。与众不同的是,一是会场设在寨子村的露天广场;二是与会的全国各地专家学者都吃住在村民家。
寨子村是“蒲韩乡村社区”的核心。“蒲韩乡村社区”这个名字,是它的发起人、如今的理事长郑冰给起的,而当地农民和专家们更习惯称其为“农协”。因为“蒲韩乡村社区”的前身是2004年注册成立的“永济市蒲州镇农民协会”。
46岁的郑冰,曾是小学民办老师,与丈夫经营着一家农资店。1998年,因为不满意许多供货商打着培训旗号来搞推销,她就利用农资店为村民免费培训农业知识。慢慢地,附近的村民都知道有个自掏腰包给大家办农业知识讲座的人,第二年农资店一下子就挣了6万多块钱。这样,一个以农资购销和农技服务为核心的互助合作性网络就此形成,这便是“蒲韩乡村社区”的雏形。
2001年,以郑冰为核心的妇女跳舞及“家长里短”辩论活动为“蒲韩乡村社区”增加了文化内涵。2003年底,寨子村“两委”间关系不和,好多村务没人管。郑冰召集一些妇女,以居住的7个巷道为单位,每个巷道推举出4位有公益心的代表,并由这28位代表组成寨子村村建理事会。理事会“理”的头件事就是改善村卫生环境、修路。最后通过理事会发动集资,修路总花费3万多元,比临近一个村请人修路所花14万多便宜了不少。此后,理事会“理”的事儿越来越多。
15年间,“蒲韩乡村社区”有过许多次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现在,已成为拥有大宗农产品运销、有机农业种植和技术推广、农资购买和消费品购销、手工艺品生产与销售以及老年服务、垃圾处理、社区教育、农耕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三农”协会。
2010年以来,“农协”每年GDP增长都在20%以上,经济收入的其中一大块是有机棉花。目前拥有四家农资连锁超市、一个红娘手工艺合作社、一个城乡互助中心和一个青年农场。每年的收入除去支付员工工资和行政办公费外,还有可观的盈余用于公共服务和会员分红。从2011年开始,香港迈斯公司统一收购联合社生产的有机棉花,已累计收购18万吨,给联合社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15年来发展的动因何在?郑冰说:“一方面经济活动创造盈利,为组织文化活动提供资金;另一方面,组织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社员之间的凝聚力。”
定位:不求速度、不求闻达、追求幸福
这几年,“蒲韩乡村社区”在当地有了点名气,有些领导对郑冰说,“你们什么时候做得更大些,我们给点钱。”诸如此类的话,都被郑冰婉言拒绝了。最让郑冰自豪的是,15年来 “农协”没有收取政府的一分钱,来自社会的支持采用的也是合作方式。郑冰告诉记者,“并不是不缺钱,但我们绝不白拿任何人一分钱。有些做不下去的项目就不做,向政府要钱容易产生依赖。”
对多次婉言拒绝,也有村民觉得郑冰性格太倔强。但据记者观察,更多的原因是源于她内心对自己主导的这个自组织的定位“不求速度、不求闻达、追求幸福”。她说,“我们农村人也要追求幸福,每天早上是被鸟儿叫醒的,我觉得这一点就比城里人幸福。”
在寨子村农资连锁店,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条标语:我们踏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慢悠悠地走着。正如参加研讨会的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杨雅茹教授所言:“自组织不是被组织、被政府收编。自组织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要慢,文化教育要先行。”
在“蒲韩乡村社区”的发展历程中,人才起了根本作用。郑冰曾是小学民办老师,无疑,她属于乡村社区中的精英。在后来组织跳舞等活动中,她又变身“伯乐”,发掘了更多的女性人才。对此,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谢丽华说,“蒲韩乡村社区”的发展说明,农村妇女是一座没有开采的矿山,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她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现在,郑冰也在想尽各种办法,留住本地一些优秀青年人才加盟。从运城农学院中专毕业的80后总干事助理韩磊现在已经成了郑冰的得力助手。目前,已有53名青年人进入协会,青年农场规模也扩大到了68亩。年轻团队全是本土青年,他们热爱农村,有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又能和农民打成一片。
结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一种自主创新管理模式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利益是连在一起的,但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载体来承接。在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团看来,这个载体就是能够将经济和社会事业、经济和社会资源整合起来的综合农协——以家庭农业生产为本,以社区化的金融、供销、农业技术推广、社会教育与文化服务为纽带的综合性农民协会。
杨团在寨子村驻村研究了8年。她说,“综合农协将是未来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方向。综合农协的目的是‘共同致富、集体发声’。共同致富包含的内容是平等,是共同奋斗,是合作。集体发声包含的内容是民主,是自己来管理自己。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百年来一直坚持走综合农协发展之路。”
在许多人眼中,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城镇化,只有走公司化的道路,靠机械化规模化种地,让小农户变成雇工。这样的模式的确会使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提高效率。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教授则认为,这样的结果容易导致乡村文明逐渐消失于工业文明的侵略中。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物质与建设、创新与传承、生活与生产等一系列的系统整合,城市化目标不是城市化率越高越好,而是二元制衡、均衡、互动程度越高越好。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学院杨帅博士认为,“蒲韩乡村社区”这种自组织模式是对农村基层政府功能的一种有益补充,比如居家养老,公共服务、公共娱乐等这些东西,政府组织有时很难兼顾。
目前来看,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蒲韩乡村社区”自组织模式实践是成功的。它不一定能成为一个普适模式,但它是最接地气的中国农民自发的幸福选择,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复兴乡村的一种农民自主创新管理模式。
链接:
自组织:一般来说,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
摘自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