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更多政策和金融支持。《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银行信贷融资方面,央行、银保监会要求银行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制定制造业年度服务目标,明确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的支持;在股权融资方面,证监会则正在推动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一些地方政府也正通过专项引导基金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推动科创企业的投贷联动创新试点。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全周期的金融支持,建议进一步强化股权融资的支持力度,并加大投贷联动力度,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贷款方式,解决“轻资产”企业的融资贵难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渐成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其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但其在融资过程中确实面临一定困难。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较多制约。一是大量科创型企业具有不确定性、高风险性,且“轻资产”特征明显,缺乏可获取银行贷款的抵押资产。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期研发技术性强、周期性长,增加了投资方判断其前景的难度。
赛迪智库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李杨也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很多服务公司,缺少固定资产,且银行方面尚未健全动产抵押,此类企业融资成本往往很高。
从政策层面强化金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成为业内共识。近期,相关金融监管部门频频部署相关政策。在银行信贷方面,中国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近日表示,银行要强化对卡脖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央行7月29日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明确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有扶有控差异化信贷政策。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根据科创企业、高技术制造业轻资产特征,创新金融产品。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型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贷款、技改贷款等都高于制造业贷款的整体水平。大型银行对该领域的信贷倾斜也较大。以农业银行为例,其今年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业务笔数、客户数量、审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56%、350%、345%。“下一步,银保监会除了在强化监管引领,明确服务目标方面会作出一些具体部署外,还将增强银行服务制造业的内生动力。”杨丽平表示。
除了银行信贷政策有所倾斜之外,在股权融资方面,相关监管部门也有政策部署。“一般来说,针对企业所处成长周期的阶段不同,不同的渠道资金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银行信贷相对来说融资成本更低,更适合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而股权融资具有不用偿还本金、回报率要求高的特点,更适合初创期企业的融资需要。”范若滢表示。
证监会日前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推动地方专项资金输血战略性新兴产业。天津市日前提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着力强化金融支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创新金融产品,充分发挥海河产业基金及各类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加快培育一批科技上市企业;而围绕大数据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信息技术制造业等专项领域,河北省发改委近期则筛选了35个项目拟给予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实际上,地方的专项基金对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用明显。最近,已成立一年的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披露了一组数据:共投资8支子基金,覆盖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消费升级、科技金融、医疗健康等多个行业,直接投资了7家企业,间接投资57家境内外企业,带动落地产业及项目投资规模约1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式仍需进一步完善。范若滢表示,金融机构要探索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模式,创新相关金融产品,加大投贷联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支持。而据记者了解,近日,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正式启动投贷联动创新试点,试点范围覆盖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张江示范区部分园区孵化器在孵企业和张江专项资金资助企业。
李杨则建议,进一步开放动产抵押,金融机构可结合企业非财务信息,开展排污权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以品牌为基础的商标专利权质押贷款。另外,可探索充分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对制造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追踪,为银行办理投融资业务提供决策依据。